化妝品原料科普知識·油性原料的作用及分類
發布時間:
2022-01-10 13:38
油性原料在化妝品配方中用量較大,在常溫下有液態、半固態和固態三種存在形式。通常情況下,常溫下呈液態的油性原料可稱為“油”,呈半固態的可稱為“脂”,呈固態的可稱為“蠟”。因此,化妝品中的油性原料還可稱為油、脂、蠟類原料。
化妝品原料科普知識·油性原料的作用及分類
油性原料在化妝品中的作用
●屏障作用
油性原料可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疏水性薄膜,能夠減少皮膚表面水分蒸發,防止皮膚出現干裂等情況,從而保護皮膚屏障,有效抵御來自外界環境的物理、化學和生物刺激。
●滋潤作用
油性原料最基本、最重要的功能是滋潤肌膚,故又稱為潤膚劑。適當使用油性原料有助于維護皮膚及毛發的柔軟、潤滑、彈性和光澤。
●清潔作用
根據相似相溶原理,使用油性原料可使皮膚表面的油性污垢更易于清洗。
●溶劑作用
油性原料可作為某些營養、調理物質的載體,使成分更易于被皮膚吸收。
●乳化作用
部分油性原料可作為乳化劑,發揮表面活性劑的功能,在乳化過程中降低混合體系中各組分的界面張力,使乳狀液更加穩定。高級脂肪酸、脂肪醇、磷脂等油性原料是化妝品生產中常用的乳化劑。
●固化作用
在化妝品配方中適當添加油性原料還可使產品性能與質量更加穩定。
油性原料的分類方式
油性原料有多種分類方式。最常見的是按照常溫下物質的狀態,將油性原料分為固態、半固態和液態。其中,固態油性原料包括硬脂酸、鯨蠟醇、蜂蠟和石蠟等;半固態包括礦脂(凡士林)、棕櫚油、棕櫚仁油、椰子油和牛油果樹果脂等;液態包括橄欖油、杏仁油、玉米油、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碳酸二辛酯等。
油性原料的來源主要包括植物、動物、礦物和化學合成。其中,植物來源的油性原料主要來自植物種子和果實,也有部分來自植物的葉、皮、根、花瓣和花蕊等,如玉米油、橄欖油、紅花油、甜扁桃油、棕櫚油和鱷梨油等;動物來源的油性原料包括羊毛脂、蜂蠟、鯨蠟、貂油、角鯊烷和海龜油等;常見礦物來源的油性原料有礦脂、石蠟等;化學合成的油性原料包括硅油、硅蠟、酯類(如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、碳酸二辛酯)等。
根據化學成分的不同,油性原料可分為碳氫化合物(烴類)、甘油三酯類、硅氧烷類和合成酯類等。其中,碳氫化合物(烴類)成本經濟且易于鋪展形成透明膜,主要包括異十二烷、異十六烷、聚異丁烯等;絕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油脂屬于甘油三酯類;硅氧烷類油性原料具有極低的表面張力,因此呈現更好的鋪展性和成膜性,如聚二甲基硅氧烷、環聚二甲基硅氧烷等;合成酯類具有較好的潤滑性,且膚感清爽,可用于降低其他油性成分的油膩感,主要包括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、碳酸二辛酯等。
油性原料還可按膚感不同分為輕質、中質和重質。輕質油性原料能夠快速鋪展,有效減少涂抹時間,并且可提供較強的濕潤感和更輕薄的膚感;中質油性原料的鋪展時間較長,且具有較厚重的膚感;重質油性原料則需要更長時間進行鋪展,并且具有更強的黏性和更厚重的膚感。
此外,不同油性原料的鋪展性也有差異。可迅速鋪展的油性原料,如輕質硅油等,具有迅速滲透、低油膩感、膚感清新干爽等特點,可帶來較為短暫的潤膚感受;需緩慢鋪展的油性原料,如礦脂等,則滲透速度較慢,潤膚感更加持久,但油膩感較重。